「吾少也賤,故多鄙事。」 -- 孔子
==
這兩年來,我從只寫文件,到寫php、javascript、ruby、blog、hadoop、android、iOS,每一種語言就是一個project,從沒碰過,到完成beta,大概都是兩個月的時間,雖然比起網路上許多神人級的強者我還列不上前段班,不過我的package在一年裡漲了40%,也算是讓我找回了一點點自信。
走出大公司之後,什麼髒活都得自己做,尤其我加入的都是新創公司,基本上這個團隊需要缺做什麼我就得做,不過因為我認同這個團隊,不管這個活在怎麼髒,我其實都甘之如飴,也很高興自己的價值能夠發揮,並且得到相同的認同。
==
不過一直到現在,有時候我還是會覺得後悔,為什麼我這麼慢才找到自己的定位 -- 我後來認識的很多前輩,他們不過大我幾歲,有的還是跟我同輩或是更小的,他們在剛踏進社會的時候,就已經鎖定好自己的目標,或是在更往前推一點,在大學的時候就開始架站、寫網誌,也就是說他們在我五、六年前的年紀,就已經開始接觸我這兩年才開始接觸的東西。
而我在這兩年之前,除了天真地以為只要守好本分、腳踏實地,就自然會有仙人指路之外,還有一種高高在上,不食人間煙火的自以為是。
==
兩年前出來的我,某種程度其實是砍掉重練,我第一份工作所累積的專業和經驗,和我現在做的事情差的可遠(好啦,在你們眼中都算是搞電腦的),所以我的package就算有這樣的成長,但還是回不去以前躺著賺的日子(這是一種誇飾)。雖然覺得日子過得比以前充實,不過會寫出來代表我還是會在意。
所以我更是拼了命地想要證明自己。
再回頭想想,我用了這兩年的時間踏入了一個新的領域,在公司允許的情況下玩了一輪新技術,此外,我開始能夠有機會接觸產品、定義產品,這樣在三、五年下去我有自信能夠補完之前落後的進度,我不再只是守好本分、腳踏實地,我開始願意嘗試一些未知和承擔一些風險,開始慢慢地實踐『如果可以把每件事情都看做在學習,那就也沒什麼好失去的』。我還認識了幾個很好的朋友,能夠在我困頓的時候,聽我講話的朋友;能夠信任我,把事情交給我決策、放手給我處理的朋友。
早知道做中學、撩下去做有這麼多好處,賤一點又如何 -- 原來,我只是以前不夠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