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0_0112060007_00_01

http://goo.gl/l5l6X

影片中是我媽的手,掌鏡的是我,照片是我拍的,食譜是我上網找的,我給我媽一個禮拜的練習時間,在家抓好分量並且改良後,隔一周就進攝影棚上陣。

我記得還有幾道菜是在一個颱風天拍的,就我跟我媽兩個人 -- 這就是熱情。

==

接下來,要爆卦了XD

==

我們光是決定要採取什麼樣的拍攝手法就爭執了一個多月,因為我們團隊中有兩個完全不同背景的成員:

一個是比我還要浪漫的導演。

一個是比我還要務實的工程師。

浪漫的導演想要拍出美美的畫面 -- 打光、收音、食材、器具的擺放都要講究,白天要有白天烹飪的陽光氣息、傍晚要有傍晚下廚的黃昏浪漫。

務實的工程師想要高效地量產影片 -- 燈光和攝影機的位置固定,最好訓練到廚師一個人就可以完成拍攝,不需要講究美感,讓真正想學做菜的人能夠清楚看到影片中的步驟就好。

浪漫的導演覺得:做菜的畫面如果不夠吸引人,根本就沒有人會想看影片學做菜。

務實的工程師覺得:我們又不是電視節目,拼效果肯定怎麼會有型男大主廚好,重點是要清楚的教學影片,而且也沒有多資源(時間、金錢)去搞這麼大的陣仗。

所以最後Compromise的結論,就是上面架固定的兩個機位:拍炒鍋和食材料理區;另外有人掌第三鏡:從側邊拍,除了角度比較好之外,還可以加上一些運鏡來讓畫面比較好看。這樣的作法在導演眼中不夠浪漫,在工程師眼中不夠效率,不過在我眼中它可行,所以就說服大家這樣幹了!

不過還有一個的問題必須克服:『需要有一個人掌鏡拍美食』。我們覺得這個階段如果還要另外找一個人來專門負責這件事,除了額外的成本之外,最大的問題連我們自己都還不知道怎麼拍。

我是個工程師,不過我和大家一般對工程師的印象不同:不喜歡美食,不會攝影。

「我來。」 -- 這就是熱情。(也只有我有空啦XD)

==

回頭補充一下背景:哇菜正式開始的時間是在四月,我們先是大手筆了弄了一間廚房,然後一邊等著裝潢,一邊持續討論着關於哇菜的大小事,五月第一次開拍,然後做菜、剪接、錄音、洗碗、Coding、做菜、剪接、錄音、洗碗、Coding。這當中剪接和一些行政的大小事是由主要的創辦人負責,然後導演和創辦人的姐夫是一組拍攝做菜的人馬,而我和我媽是另外一組,而我同時還負責寫可以在iPad上瀏覽我們食譜的app。其它還有4~5位(陸續加入)part-time的成員,幫忙一些美工、攝影器材、網站規劃的事情。

就這樣忙到了七月中,在什麼鬼產品都還生不出來的情況下,進行了第一次組織改組XD

==

後記:

到底哪一種拍攝手法會有效果,一直到後來,大家都還是有自己的堅持。而如果讓我回到當時的時空:我會把答案交給市場決定。我覺得當時有一個很大的迷思:『我們一定要在iPad上呈現食譜教學。』所以在六月初已經有好幾部影片剪好了,也因為app的開發又拖了一兩個月(對不起......是我開發的.....Orz)。

就如同我上次提到的(<一> 胎死腹中的App),可以先經營blog,facebook粉絲頁,甚至放到youtube,ptt,mobile01,就算拿著idea和demo video到處去pitch也好,真正能成功的創業家不會怕被抄襲,Business Model也許可以複製(尤其在網創的copy cat之多),但一定有一些眉角和insight是偷不走的,更何況 -- 哥有的是熱情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哇菜 創業 熱情至上
    全站熱搜

    孩子的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